資產配置的第一步,即戰略部署,是設定符合您個人需求的資產配置。 這意味著,它應該在任何市場環境下都能令您感到滿意;即使出現因極端衝擊導致投資組合價值暫時下跌的情況,也是如此。 您不應該為了您的投資組合而失眠。

市場衝擊

市場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受到衝擊,投資者通過投資債券、股權和其他類型的金融投資獲得的風險溢價也一直在波動。這觸發了投資組合的漲跌以及市值調整價的波動。 外部衝擊(可能會相當極端)對投資組合的暫時影響可能相當大。投資組合價值大幅下跌的另一種情況是經濟衰退。您的戰略資產配置應該能讓您在市場的大幅震盪中存活下來。

風險和回報

在決定資產配置時,您需要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是「我的投資目標是什麼」? 在這裡,最重要的一步是確立您的風險承受能力,因為您需要根據自己能承擔的風險來調整資產組合。 隨著時間推移,投資組合的回報率將取決於您願意承擔的風險。

前瞻性方法

一旦您確定了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就可以開始進行資產配置了。 有很多種方式可以配置您的資產,但我從職業生涯早期就拒絕了向後看的方式。 這種方法包括查看過去的回報和相關性,但考慮到起點不同,結果也會不同。 此外,所有這些模型都依賴相關性假設,且資產之間的相關性需要保持高度穩定。 但歷史表明,相關性恰恰相反: 它們很不穩定。 換句話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任何一種資產類別的表現相對於其他資產類別而言都是不穩定的。

在瑞士寶盛,我們採取前瞻性的視角。從長期展望的角度出發,我們便能看到在經濟和市場中正在發揮重要作用的關鍵結構性趨勢和力量。然後,透過我們的資本市場假設(包括針對各資產類別的前瞻性回報預期)來優化資產的配置。

構建投資組合

當您確立了自己的資產類別細目,您就需要決定將如何圍繞構成投資組合的資產類別具體進行投資。您會選擇基金嗎? 您會選擇 ETF 嗎? 您會直接購買證券嗎? 您會選擇主動還是被動的投資策略? 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投資,您都必須選擇正確的投資工具,這標誌著整個投資組合的意義,因為各個部分加起來的總和遠比每個單獨的部分重要。

投資期限

下一個要考慮的事項就是您投資的時間期限。如果您已經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調整了戰略資產配置,那麼時間期限越長越好。每本投資教科書對此都有介紹。但問題是,生命無常,正如經濟學家Keynes(凱恩斯)所說,從長遠來看我們都將故去。悖論在於,您的耐心所能保持的時間越長,投資的不確定性就越小。當然,您不能告訴所有人他們需要等待 20 年;這從商業角度來講根本不可行。只有責任極其明確的養老基金才能做到這一點。 因此,我認為對私人投資者來說,四到七年是一個合理、務實的投資期限。

調整投資組合

不過,在該窗口期,您可能會按耐不住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大多數時候,堅持既定路線和策略至關重要。您是否應該採取行動並改變策略則要取決於市場環境的改變。我總是說,一個投資經理只有在機會出現時才能取得良好的投資表現。在投資過程中,通常會出現各種機會 — 要麼收割利潤並將資金再次投入到其他資產類別,要麼再平衡或購買更多您已經擁有的資產類別。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機會實際上是要靠市場來提供。波動性機制也將非常重要。有些時候,波動性會很低,資產回報的分散度也會很低,所以您又為什麼要變動策略呢?但市場也會有波動性較高的時候,並會為您帶來更多交易機會。

再平衡

再平衡的目的是堅持自律。舉例來說,某位投資者非常年輕,投資期限很長,資產配置從一半股票、一半債券的方式開始。而最終隨著時間的推移,股票的收益將超過債券,因此股票的比重將會增加。但個人環境會隨著他們的人生發展而改變;他們的負債、家庭和個人狀況都會改變,所以必須要進行再平衡。

簡而言之,您應該每年徹底審視一次自己的戰略資產配置方式。我再次強調,長期展望極其重要,因為您需要理解結構性趨勢,然後據此調節自己的持倉。如果您選擇再平衡,則頻率應該最多一年一次,且不應在年底,而應該在 6 月 30 日,這是捐贈基金通常選擇再平衡的日子。

資產配置重點

要記住的最重要一點是,您需要根據自己的風險狀況來校正自己的資產配置方式。這並非科學的校正,情緒會參與其中,但無論市場怎樣變化,您都應該能夠堅持自己的資產配置策略。

第二點是您不應該花太多時間預測未來。您需要精確地分散投資,因為未來是不可預測且充滿不確定性,所以要合理地分散您的投資。您不需要過度分散投資,但需要將自己的投資分散到不同類型的風險溢價和不同類型的資產類別上。然後堅持下去。不要對新聞反應過度。最多每個季度審視一次您的投資組合,這就足夠了。每隔一段時間,市場上就會出現機會,比如大的衝擊,您應該好好把握。但大多數時候,您的決定應基於“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這個原則出發。

首席投資總監觀點

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前景如何? 我們的集團首席投資總監分享他的獨到觀點。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