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形勢
我們繼續看好美國市場而非歐洲市場,企業盈利增長的廣度擴大應會提升股票表現。我們將增加週期股比重,且重點關注工業股和金融股。我們維持對中國的戰術性立場,並對印度市場保持長期「增持」立場。
1. 把握美國股票回報廣度擴大的機遇
我們預計發達市場股票將在2025年實現正回報,儘管表現比2024年更溫和。預期企業盈利增長的廣度在2025 年會擴大 ,因而提升股票表現。我們預測美國今年的盈利增長為10%,而歐洲則為7.5%。從歷史上看,盈利增長的擴大一般伴隨著業績的擴大。
從技術角度來看,2025 年股市的長期牛市將會持續,美國仍比歐洲更具吸引力。然而,在美國市場過去兩年的出色表現之後,政策不確定性導致調整的風險有所增加。不過,隨著基本面繼續增強,這種波動也帶來了投資機會。
特朗普(Trump)在美國大選中大獲全勝對股市有利,而且從地域偏好來看,這也強化了我們長期以來的觀點,即美國股票將繼續跑贏歐洲股票。特朗普政府的減稅和去監管等政策將推動美國經濟增長。減少監管和財政措施出台尤其有利於週期性股票。此外,隨著市場廣度擴大,主導表現的不再是超大市值公司。因此,我們認為應在「七巨頭」超大市值科技公司以外,創建一個更多元化的投資組合。
2. 增加週期股比重
在經濟復甦的環境下,週期性板塊的表現一般會優於防禦性板塊。因此,在投資組合中增加週期股比重是明智的決策。週期股是指對經濟環境反應特別敏感的股票。週期性行業對經濟變化的敏感度更高,且受益於更高的運營槓桿,因此它們似乎更能從盈利復甦中獲益。
在週期性行業中,我們將重點關注工業和金融板塊。在金融股中,銀行在復甦環境下將表現更佳,因為它們與債券收益率(尤其是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的正相關性最強,我們預計到2025年底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將達到4.75%。債券收益率走高加上收益率曲線變陡(尤其是在美國),有望提升銀行的利息收入,從而提高其盈利能力。隨著與美國總統大選相關的不確定性因素消退,貸款增長速度該會加快。與歐洲銀行相比,我們更看好美國銀行,因為它們將受益於利率調整的前景(即減少降息次數),以及美國潛在的去監管政策,這能鼓勵一級市場活動,例如併購。
我們還認為,在市場回報廣度不斷擴大的環境下,優質中型股應能提供良好表現。週期性行業中的中型股數量較多,而在新特朗普政府出台企業減稅和去監管的政策下,它們將比小市值股更能受惠。此外,長期高利率環境對小市值股帶來了更大的負面影響。然而,質量非常重要,因為利率上升會對低質公司構成挑戰。
3. 在新興市場中尋找機會
在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和印度,我們看到許多投資機會。我們對中國持戰術性看好的觀點,因為刺激政策和 2025 年穩健的每股收益增長提供了上行潛力,而後者將成為回報的主要驅動力。然而,地緣政治風險和特朗普對中國的政策意味著不確定性的存在。此外,基於未來結構性增長的前景,我們維持對印度市場的長期增持立場。儘管預計印度股市將進一步回調,但我們認為這可以成為入市的機會。
4. 識別長期趨勢和長期贏家
在「新世紀思維」領域,我們重點關注以下主題:雲計算和人工智能 (AI)、壽命延長和未來城市。在雲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我們認為沒有出現泡沫跡象,並且預計該領域將實現長期增長,這強化了我們對該主題的「樂觀」看法。我們還對壽命延長主題保持「樂觀」看法,其中包括醫療保健、老年護理、食品與營養、休閒以及財務規劃等細分領域。由於老年人的消費習慣和與年齡相關的健康狀況與其他年齡段人群不同,人口老齡化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消費模式的變化。與長壽相關的資金增長也支持該投資主題。未來城市旨在解決我們城市面臨的結構性挑戰,以及網上購物興起、在家辦公的模式轉變、氣候變化日益加劇的威脅等所帶來的後果。此外,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的現代化正在成為一個結構性增長的故事。
瞭解更多我們的洞察,包括固定收益、股票、另類投資以及「新世紀思維」主題等展望,請下載我們的2025年《市場展望》報告(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