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法律資訊Login

美國總統特朗普(Trump)對來自90多個國家的進口商品實施的新關稅已經生效。這些關稅意味著將外國商品帶入美國的公司必須向政府支付稅款,專家們認為這些公司可能會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關稅所帶來的真實負擔取決於特定產品的豁免、疊加措施以及各國對美出口商品的具體結構。有效關稅稅率量化了經特定產品豁免調整後、按各國2024年對美出口商品結構進行加權計算的最新關稅附加負擔,並在下面的圖表中顯示。

美國通脹:關稅效應初現端倪

就業增長放緩疊加消費者信心低迷,導致消費需求減弱,物價上漲更加困難,美國通脹可能趨於下降。與此同時,佔通脹權重超三分之一的租金漲幅正在放緩,預計還會進一步回落。通脹率仍接近3%,而非央行2%的目標,主要原因是被徵收高額關稅的進口消費品價格上漲,以及被徵收關稅的中間產品成本上漲推升了本土商品價格。我們預計這些抵銷因素將持續數月,因為關稅對通脹的影響將會緩慢傳導,就像消費稅一樣。 

我們預計,關稅導致的消費價格上漲將是暫時的,因為缺乏消費補貼支持,美國消費者難以在維持其它商品和服務支出的同時,持續承擔關稅商品的高溢價。高通脹將明顯壓制美國消費支出,預計待2026年推升商品價格的關稅效應開始消退,通脹將開始進入下行通道。

按照去年的美國進口額測算,迄今為止實施的關稅將產生每年約5,400億美元的關稅支出。受關稅和消費需求放緩影響,美國今年的進口量可能會有所下降。截至7月份,關稅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已上升0.7%,而新關稅實施後,該比例可能上升1.4%,預計大部分成本將由美國消費者承擔。

瑞士:美國關稅加重經濟壓力

近期關稅升級對瑞士出口行業構成打擊,尤其是對那些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行業。美國對歐洲合作夥伴徵收的更優惠關稅(歐盟15%,英國10%)進一步削弱了瑞士企業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醫藥產品約佔瑞士對美出口的50%。由於「對等」關稅將其豁免,美國對瑞士的實際平均關稅目前約為20%。因此,儘管關稅給瑞士經濟帶來更多阻力,但製藥行業豁免暫時減輕了壓力。然而,關稅可能導致瑞士未來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減少0.2%至0.4%。因此,我們將瑞士2025年的增長預測下調至1.0%(此前為1.2%),並將2026年的增長預測下調至1.2%(此前為1.4%)。此外,對藥品徵收關稅的風險也相當高。針對藥品潛在關稅的專項調查已經啟動,特朗普總統最近表示,關稅將很快實施,並可能在未來18個月內達到250%。如果對製藥行業徵收關稅,經濟損失將更加嚴重。 

由於目前形勢瞬息萬變,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可能會暫時觀望,待關稅對國內物價穩定的影響明朗化再採取行動。瑞士央行在6月的會議上表示,實施負利率的門檻很高。近期的通脹數據顯示通脹短期內將趨於穩定。儘管貿易緊張局勢的升級增加了瑞士央行不得不將其政策利率降至負值的風險,但我們預計瑞士央行不會倉促應對,並維持未來12個月政策利率不變的預測。   

這對投資者意味著什麼?

我們預計貿易衝擊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拖累有限。至於通脹,其影響可能呈現不均衡且短暫的態勢。部分通脹效應最早於本週二美國發布的最新通脹報告中可見一斑。積極信號在於,關稅雖然有所上漲,但圍繞關稅的不確定性有所下降。因此,一場相對博弈已經開始,關鍵在於衡量各經濟體受美國政策衝擊的程度。綜合受影響的出口量佔比和對美國的出口規模,中國、巴西和瑞士面臨的壓力最大,而墨西哥、加拿大和臺灣相對損失小於競爭對手。 

從市場表現來看,區域分化已十分顯著,並且早在「關稅強人」開始攪動市場之前便已蓄力。過去幾個季度,歐洲優質股表現顯著落後於整體市場,而價值股繼續表現亮眼。這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在美國,「超大型成長股」仍獨佔鰲頭。對於全球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繼續增持歐洲的價值股,同時專注於擁有稀缺商業模式的美國公司。

在我們的《2025年中市場展望》瞭解有關當前投資環境的更多洞察。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