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法律資訊Login

雖然我們依然認為2024年會開啟新一輪週期,但大宗商品投資者,或者說大宗商品投機者,已經過於得意忘形了,尤其是對於石油和黃金而言。在石油市場,減產預期、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和經濟回暖催生了投機性倉位。另外,在黃金市場,降息言論加上中國央行大舉買入黃金導致倉位同樣達到超買水平。

令人毫不意外的是,瑞士是主要的交易和冶煉中心,2023 年的黃金出口達 1,564 噸。 2023 年經過瑞士生產的黃金佔三分之一,創下五年來新高。

黃金:熱潮會否持續?

央行增持黃金似乎是近期的主導因素。上週,世界黃金協會發布報告稱,各國央行在2月繼續增持黃金儲備,推動金價創歷史新高。考慮到當前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加上各國希望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我們總體上認同央行買入量將保持強勁的觀點,這將從結構上支持更高的金價。然而,我們認為買入量不會持續增加,而是呈橫向震盪趨勢。實際上,上週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的買入量遠低於去年。  

遺憾的是,這項數據並未展現出事情的全貌,因為沒有涵蓋其他主權機構(如主權財富基金)的需求,後者也在增持黃金。推升市場看漲情緒的另一項因素是中國。雖然中國去年的需求有所增加,但近期再度放緩。我們預計中國黃金需求的走勢將與央行買入量相似:將保持強勁,但不會持續增加。

雖然短期內金價仍有上漲空間,但我們認為期貨市場被投機者主導和單邊上漲的言論是預警信號,意味著中長期內下行風險大於上漲空間。

石油:反彈根基不穩

油價攀升至每桶90美元,對於看漲的理由,大家各有說辭。全球經濟繼續意外保持邊際增長,提升了對石油需求的預期。在沙特阿拉伯的領導下,產油國繼續維持供應限制,人為地推高了油價。

與此同時,地緣政治加劇了不確定性和恐慌情緒。儘管所有這些理由均表明石油市場將趨緊,但迄今為止,並沒有基本面方面的證據提供支持。根據可靠數據,北美、歐洲和亞洲的石油儲備仍保持平衡。物流問題,包括紅海的物流問題,仍在良好管控範圍內。

我們很難分享這種樂觀預期。石油需求不可能大幅增長。美國勞動力市場依然吃緊,通勤的上行空間有限。此外,市場可能對價格上漲作出反應,其中中國的石油購買量可能會機會性降溫,因為國內石油儲備看似充足。

儘管我們對石油和黃金的瘋漲持懷疑態度,但我們認為工業股能夠更可持續地受益於投資驅動的市場上行。

股票策略:工業股即將迎來光輝時刻

過去12個月,工業股小幅跑輸週期股,展望未來,我們看到該板塊出現了初步好轉跡象。最近發布的ISM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PMI)自2022年10月以來首次回歸擴張區間,表明美國製造業最糟糕的一段時期可能已經過去(ISM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通常領先工業活動一到兩個季度)。

從歷史上看,工業板塊的相對表現與ISM製造業PMI指數水平密切相關,假設我們對於2024年下半年週期性增長復甦的預期實現,這意味著著該板塊未來將會跑贏大市。

深度涉及長期增長主題的板塊包括人工智能、電氣化、自動化和機器人。雖然市場普遍預計該板塊2024年盈利同比增長7.4%,但我們認為,在營運槓桿的支持下,這一數字存在上行空間。在該板塊中,我們相對更青睞機械和設備子板塊,這兩個子板塊應會成為週期性復甦的主要受益者,其增長勢頭已得到長期增長主題的支持。其次是運輸子板塊,因為工業活動增強將使整體貨運量受益。

這對投資者意味著什麼?

大宗商品市場火熱,但我們認為工業股是更可持續的投資標的:經濟復甦、能源革命和全球製造業回流都利好未來多年工業板塊的表現。在工業板塊,我們青睞機械和設備子板塊,因其應會成為週期性復甦的主要受益者。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