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風險溢價回歸
儘管局勢升級的風險仍然存在,但石油市場迄今為止並未受到嚴重的影響。此外,充足的儲備和的閒置產能增強了石油供應的韌性。雖然油價一度飆升,但中東事件的影響可能不會對其造成長期趨勢。儘管石油市場走勢將會曲折,但仍展現充裕,這應該會給油價帶來回落的壓力。我們認為,目前仍處於油價的短暫反彈期,風險溢價將持續數週而非數月。
雙方最終都將接近軍事資源耗盡的水平,而這預示著相關趨勢將是短期的。伊朗核計劃受損程度尚不清楚,但對任何談判及其結果都至關重要。迄今為止,油價反應的溫和程度出人意料,尤其是考慮到以伊戰爭是影響油價的關鍵不確定因素之一。其中一個解釋是,當今石油市場的韌性。西方世界,尤其是中國的石油儲備充足。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聯酋也擁有充足的閒置產能,超過全球產量的5%,而且它們也剛剛開始將這些產能重新投入市場。
股市市場:迄今為止反應平淡
儘管上週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加劇了中東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但股市的反應卻出人意料地溫和。自上週五襲擊事件發生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僅小幅下跌,凸顯了市場目前對全球能源供應鏈風險仍然有限的評估。
在此背景下,股市的常規地緣政治策略仍然適用:在衝擊下出現短暫的大幅拋售,隨後出現相對迅速的反彈。對市場而言,地緣政治形勢的變化速度往往比絕對風險水平更重要。只要局勢升溫得到控制或是逐步發展,股市往往能夠「穿透」這些噪音。即便如此,當前局勢仍然充滿變數。不能排除爆發更大範圍地區衝突的可能性,投資者密切關注任何可能擾亂能源市場穩定或全球風險偏好的催化劑。
黃金市場:對衝突的反應極為溫和
黃金市場對衝突的反應極為溫和。除非這場衝突對經濟造成嚴重影響或出現地區性蔓延,否則應當不會持續推高金價。即便如此,黃金的基本面依然向好,因此,我們重申對黃金的「樂觀」觀點。
儘管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衝突持續佔據媒體頭條,但金價已回升至最初襲擊前的水平。我們認為,金價的暫時上漲(非常溫和)是由期貨市場的一些投機者和自動交易系統而非實物避險需求所推動。考慮到衝突的潛在後果和市場上短期交易者的心理,這種溫和的反應可能令人感到意外。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符合此類地緣政治衝擊不會持久推高金價的歷史規律。
經濟:對通脹和貨幣政策的影響有限
鑒於油價在短暫飆升後應該會回落,其對通脹的影響應該有限,並且不會改變今年貨幣政策寬鬆的預期。從經濟角度來看,這場衝突是否會加劇通脹風險並推遲央行放鬆貨幣政策才是核心問題。
我們的基本預測是,戰爭不會影響霍爾木茲海峽的石油輸送,當前的油價飆升將為暫時現象,而對通脹影響也將有限。因此,油價帶來的通脹風險並非本週美聯儲(US Federal Reserve)、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和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等各國央行會議聲明的關鍵議題。有鑑於此,我們不會改變對今年剩餘時間貨幣政策的總體展望。
債券市場:未受地緣政治的顯著影響
債券市場也同樣未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的顯著影響,收益率保持穩定,信用利差幾乎未發生變動。在當前的升級程度下,我們預計地緣政治不會成為市場的主要驅動因素。
在6月13日星期五,即以色列首次襲擊伊朗的報道公布後,從美國國債收益率的初步反應可以發現:在收益率小幅下跌(這與更常見的避險/避險情緒模式相符)之後,美國國債收益率實際上開始再次上升。鑒於油價上漲對通脹的影響,我們認為本月債券市場最重要的訊息實際上是央行的最新政策更新。
這對投資者意味著什麼?
投資者已經開始領悟到常被提及的「多極世界」對他們的真正含義。在多極格局下,正如烏克蘭戰爭和中東地區最新局勢升級所表現的那樣,發動戰爭的門檻已經降低。以伊衝突的後續發展將揭曉答案。我們仍認為衝突大概率會遵循地緣政治的常規劇本。即便如此,如果一方在衝突中感到被逼入絕境,仍可能做出非理性甚至自我毀滅的冒險舉動。
鑒於當前局勢的高度不確定性,我們建議投資者保持警惕,等待局勢降級的訊號。這些訊號可能表現為象徵意義大於實際影響的報復行動,並伴隨未來幾天外交層面的積極表態。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重新配置資金將成為當務之急,而在全球經濟不再受到持續石油衝擊威脅的情況下,歐洲或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在我們的《2025年中市場展望》瞭解有關當前投資環境的更多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