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球要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則必須大幅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許多國家/地區和企業的目標是到 2050 年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這意味著全球排放量必須縮減至少90%,剩餘的任何排放都應通過基於大自然或技術的方案從大氣中去除。
瑞士寶盛堅守承諾,對實現這個目標制定了一系列明確的措施。在2022年,我們設定了清晰的氣候戰略和目標,致力到 2030 年實現營運淨零排放;到 2050 年在財政、抵押和貸款帳簿領域實現淨零排放。
為了實現這個理念,瑞士寶盛制定了短期目標,透過不同的措施與內部定價機制致力減少碳排放,這些都獲得「科學碳目標倡議」(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的認證。我們透過實際行動並衡量成果,全力向此目標進發。
其中一個例子是針對商務航空旅行推出瑞士寶盛內部碳定價。為了幫助實現減排目標,我們將航空旅行的內部碳價設為每公噸二氧化碳100瑞士法郎;致力到 2025 年將商務旅行排放量從 2019 年的水平減少 30% 。瑞士寶盛是財富管理業界中最早推行內部碳定價倡議的公司之一 。這不僅鼓勵更有良知的旅行,而且所得的收益也將用於直接支持脫碳項目,從而作為我們減少碳足跡努力的一部分。此外,於2023年,瑞士寶盛更與瑞士國際航空(Swiss International Airlines)和漢莎航空集團(Lufthansa Group)合作採購可持續航空燃料,旨在推動該另類能源發展成為主流燃料。
依靠大自然
要應對全球變暖的問題,首要事項是減少碳排放。然而,對於剩餘的排放,大自然是目前從大氣中大規模捕獲碳的唯一可行方法。因此,瑞士寶盛選擇支持於印尼和巴拿馬兩個旨在恢復當地森林面貌的長期項目。
印尼聚焦紅樹林的項目旨在恢復北蘇門答臘島500公頃因2024年海嘯而受嚴重破壞的紅樹林。紅樹林是當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效的碳匯。到 2037 年,該項目預計將可捕獲近 30 萬噸二氧化碳。這相當於瑞士寶盛在同一期間內由營運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的兩倍。此外,為了確保項目的長期可持續發展,當地社區密切參與恢復活動,並將從就業、教育和生態旅遊等額外收入來源中獲益。
在巴拿馬,我們正支持一項為期40 年的項目,以恢復佔地面積約350公頃的熱帶森林。項目預計將在其生命週期內捕獲超過 40 萬噸二氧化碳。瑞士寶盛的當地合作夥伴擁有30年的豐富經驗,以可持續的方式恢復和管理森林,促進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此外,該項目還為當地社區,尤其是婦女,提供了眾多就業機會和社會福利。
進一步減少瑞士寶盛的內部和定價排放
管理戰略是我們通過定價排放實現氣候目標的一個重要槓桿。這涉及與公司聯繫並行使我們作為股東的投票權,以支持可持續發展的實踐。瑞士寶盛也通過提供透明度,以及深入的思想領導和研究賦能客戶發揮積極的影響力。
就營運而言,瑞士寶盛在全球各地的辦事處都正轉向使用可再生能源,而在瑞士更已採用100%可再生電力。在全球挑選新辦公室地點時,能源效率是我們的關鍵考量。在2023年,我們在香港和倫敦的辦事處遷進最先進的綠色建築,顯著提高了能源效率。
強烈的責任感以及對社區和客戶的承諾是推動這些措施的背後原動力。我們以瑞士寶盛的家族企業根基為基礎;以公司對可持續發展的前瞻思維來實踐理念 — 當中的經驗使我們深刻體會到今天的行動決定明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