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使一些行业能恢复过来 — 比如音乐行业。由于大受欢迎的歌手/作曲家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刚刚发布专辑《午夜》和音乐流媒体的持续增长,使1.846亿这个数字成为最大流媒体平台单日音乐专辑下载量的创新纪录 。由于下载的人太多,系统一度瘫痪。
如今,歌迷表达喜欢的方式是把手指放在“下载”键上,等着系统开放下载,而过去则是在唱片店门口通宵排队,等待滚石的黑胶唱片发售。前者可能听起来不如后者浪漫。但1.8亿多人线上排队等待新唱片,依然相当令人震撼。这说明音乐行业已经从20年前Napster & Co发起文件分享革命以来的濒死状态中恢复过来。
未来一段时间,大家将有更多机会探索生活的不同方面,而不是只担心股票和债券走势。但理想主义者可能依然会为第27届气候变化大会(COP27)的微薄成果而愤愤不平。然而,好消息是,虽然政治动向依然令人失望,但能源革命(我们称之为“能源转型”)仍在持续推进。与追求可持续发展相对,未来一段时间消费主义将成为主角,以年末购物狂潮和顶级职业足球赛事的形式登上舞台。
在通胀率为高单位数的情况下,“黑色星期五”的销售额创历史新高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更值得关注的是通胀将如何影响优惠力度和客户行为。
虽然各方干扰因素较多,但我们仍在密切关注事态变化:鉴于防疫措施的调整,我们将中国2022年的增速预测下调。英国的财政预算不会带来重大变化,总体相对平衡,预计不会动摇现状。关于石油,我们将技术评级下调至“看淡”,因为油价未能从本季度早些时候的低位上明显反弹。这可能是年底股市反弹的催化因素之一。虽然市场(甚至包括一些仅存的看涨人士)一致预期标普500指数的上限是4200点,这相较于上周的收盘价仍有5%以上的涨幅空间。
可持续发展和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表演继续
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本周末结束,会议未就碳减排政策达成协议,但在气候变化适应资金方面取得了进展。激烈谈判取得的主要成果似乎是为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又建立了一个资金转移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议题已经多次登上往届会议的议事日程。
外交只是气候变化及其对经济和社会整体影响的诸多方面之一。即使是顽固的政策倡导者可能也会承认,全球政治正在陷入严重困境。所作的承诺和誓言仍有待兑现。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国家虽然作出了将全球升温幅度限制在1.5°以内的承诺,但似乎都没有落实成文的行动和可信的路径,而这一承诺可以追溯到2015年签署的《巴黎协定》。纸面工作未免太过拖沓。随着焦点转向适应气候变化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道德义务,未来的谈判可能只会变得更加复杂。
与此同时,现实世界向净零排放迈进的速度远快于政治。我们认为实现净零排放是在不同时段以不同速度发生的四轮转变。清洁能源将在发电行业中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使用,电动汽车将限制石油在交通中的使用,低碳技术将帮助工业价值链转向韧性和低碳排放,而最终我们的粮食系统可能实现更可持续的模式。
这四波浪潮,以及内在解决方案对我们消费行为的改变,应会将人均排放量控制在每年两吨的水平,大致符合净零排放标准。在经济的推动下,前两波浪潮正在全面展开,不再需要政治的扶持。
相关争论似乎受到了偏见的影响。首先,欧洲的煤炭使用量仍处于过去五年的较低区间,但中国的煤炭使用量已飙升至历史新高。这是疫情期间的消费由休闲活动转向商品的结果。简单来说就是,在2020年到2021年期间,出行减少降低了交通行业的排放量,但同时,购物增加又导致中国制造业的排放量飙升,抵消了交通减排的缺口。
其次,转型的成本似乎被夸大了。向太阳能、风能和电动汽车的转型是因为这些解决方案已经或即将成为最具成本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即使不考虑外部因素,向新能源世界过渡的成本也低于维持旧能源世界。只不过增长速度加大了前期资金需求。
第三,资金不是制约因素。资本市场早就明白这种结构性转变,并重新引导了资本流动。欧洲在这方面的政治努力似乎有些过头了。成熟的石油业务主要是现金流的运作,而不是依靠资本市场融资,因此掌握在私人和国家手中。
COP27已成为一场表演和作秀,多极世界只会使政治进程复杂化。但它也是企业聚会的场所。在这些穿插的表演中,实用主义似乎占据上风,解决办法也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