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法律信息Login

2025年上半年市场剧烈波动,随后出现意外反弹。4月份,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级,引发全球股市抛售,一度抹平前期涨幅。然而,政策的急剧转向、央行鸽派立场的转变以及企业盈利的韧性,推动主要股指反弹。标普500指数小幅收涨,欧洲和亚洲股市表现优异,其中德国和香港领涨。总体而言,在政策转向、通胀风险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灵活性与多元化配置成为上半年的制胜要素。投资者必须放眼全球,但该如何选择?在这里,我们阐述了对于今年下半年我们持“乐观”看法的领域。

欧洲与能源:对清洁能源持“乐观” 看法

虽然地缘政治和油价飙升备受关注,但能源市场的重大发展也不容忽视。过去几个月,欧洲阳光异常充足,导致中午时段批发电价为零或为负的小时数创下纪录。这些因素抑制了清洁能源生产商的现金流和利润水平,而电池储能投资的激增尚无法完全抵消冲击。这种情况在德语中被称为“Hellbrise”,意指风光发电供应过剩导致电价暴跌的困境,如今已变得非常频繁。有趣的是,其对立面“Dunkelflaute” — 即可再生能源极度短缺的状态 — 虽更广为人知,实际发生频率反而较低。欧洲的电力成本极具竞争力,但高额税收或其他繁琐的行政手续抵消了这些优势。

与此同时,美国和中国的监管变化,要么减少了支持,要么推进了竞争,给清洁能源行业的现金流增添了额外压力。尽管如此,由于规模和创新,技术成本进一步下降,低成本带来企业对清洁能源的强劲需求,电池储能也可能很快平滑电价波动,我们认为基本面下行周期正在触底。有鉴于此,我们将对清洁能源的评级上调至“乐观”。

德国基础设施:将在未来十年大幅增加支出 

德国在国防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大举支出,至今仍为欧洲财政政策敲响警钟。这为所谓的“历史性”北约峰会铺平了道路,并主导了上周德国预算案的辩论,与该预算案一同提交的还有一项长期支出计划。德国的基础设施问题已得到充分证实,也反映在其近年来落后的国际排名中。过去五年,德国基础设施投资占经济产出的比重一直低于3%。 2023年,德国基建投资占比在欧盟中位列倒数第三。扣除折旧后,过去几年德国的净基础设施投资几乎接近于零,许多地方政府面临日益增长的预算限制和/或被迫优先考虑其他形式的支出。这导致了德国人所说的“Kaputtsparen”,意思是过度注重节流而忽视了必要的投资。

在此背景下,我们非常赞赏这项将在未来十年大幅增加支出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我们毫不怀疑,德国拥有通过发行新债来为这些投资融资的财政余地。我们也反对那些认为这些债务将成为子孙后代沉重负担的说法。相反,我们坚信,基础设施不足的代价会更加沉重。合适、顺畅且高效运转的基础设施是每个经济体的支柱。

提振建筑板块 

在实施方面,建筑行业的产能限制应该不会成为问题,其利用率已从2022年近期峰值的80%以上降至65%左右。就细分领域而言,土木工程的韧性优于房屋建筑。因此,德国的基础设施一揽子计划应会提振建筑公司的业务前景,其中一些公司近期已经出现反弹。该行业去年的营收约为1,600亿欧元,如果规划和审批流程也将同步改革,该行业将会显著受益。

德国联邦预算草案证实了其迅速调整财政路线的意愿。尽管债券净供应量势必增加,但我们预计这轮支出增长不会大幅推高收益率,原因在于德国拥有财政调整余地,且其财政刺激措施不会引发严重通胀。

这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是延续趋势还是上下分化?对于2025年下半年的走势,我们更倾向于前者。确实,目前看空美国资产的情绪会催生零星逆向投资机会。但如果以史为鉴,那么既有趋势延续的可能性更高。这意味着,投资者应关注布局全球的深层信号 — 尤其是对欧洲和亚洲股市,同时增持黄金等避险资产。

在我们的《2025年中市场展望》了解有关当前投资环境的更多洞察。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