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Walter J. Baer(1895年-1970年)于1965年创立瑞士宝盛基金会时,正好是瑞士宝盛银行成立75周年。Walter对基金会拥有简单又意义深远的初衷:他希望能与社会分享瑞士宝盛银行的成功。文化、艺术和科学是Baer家族回馈社会的承诺核心,并塑造了他们早期的慈善事业基础。几十年来,在深厚的责任感和贡献精神的引领下,其慈善捐赠已发展成为一项战略性的慈善事业。如今,基金会战略性地聚焦减少财富不平等,致力于增强其在全球所发挥的影响力。
六十年前,瑞士宝盛基金会成为首批属瑞士银行旗下的慈善组织之一。尽管瑞士宝盛集团创始人Julius Baer(1857年-1922年)一直积极支持慈善事业,但将家族的成功与公众分享并把它制度化的是他的儿子Walter。
在最初的几十年里,瑞士宝盛基金会专注于三大范畴:瑞士的科学、艺术和文化领域。其显著的贡献包括资助图书馆、为年轻人开设艺术治疗工作室和课程、提供学术奖学金、设立研究项目奖项,以及为才华横溢的音乐家采购乐器等。
21世纪初,基金会进一步支持Caritas组织开展预防犯罪工作,而青少年仍然是基金会关注的重点。其他主要捐赠项目还包括Gustav Mahler青年管弦乐团、苏黎世音乐厅(Tonhalle Zurich)和伯尔尼的通信博物馆(Museum of Communication)等。此外,基金会还通过小额捐赠支持了许多其他项目。
随着Baer家族对集团所有权的演变,瑞士宝盛基金会的治理结构也随之转变。2006年,Baer家族成员卸任该基金会董事会成员,并将领导权移交给银行的高级员工,同时保留了一位家族代表。此后,外部主题专家也加入了董事会。
瑞士宝盛银行在全球扩张,而基金会的捐赠流程也变得更加专业化,还成功扩大了其全球影响力。到2017年,减少财富不平等已成为基金会聚焦的三大领域之一,并在2023年逐步发展为重点专注主题。如今,基金会在提升公众意识、促进合作以及推动不同贫富阶层采取有意义的行动方面发挥着领导作用,致力在世界上最不平等的地区创造平等机会。了解更多洞察,请获取完整报告。